【导读】“陈桥兵变”的起因,是赵匡胤带走了后周的全部主力,北上迎击契丹与北汉。赵匡胤带着人马刚刚来到陈桥,便发生了“黄袍加身”的历史事件,被拥立为皇帝的赵匡胤旋即带着属下杀了个回马枪,接管了后周的政权。史书中,一直将赵匡胤的政治行为作为意外,对本该与赵匡胤激战一番的北汉、契丹联军做了如下安排:“契丹、北汉兵皆自退。”
但是,文献中的记载,有些不合常理的地方。后周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(也就是赵匡胤麾下的二把手)被委任为此次北上的先锋军,在赵匡胤的中军开拔之前,慕容延钊就已经带着一彪人马提前出发了。慕容延钊的行动路线是笔直的,压根没有绕道陈桥,而是直接来到定州、镇州。从此前的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,慕容延钊是后周的顶尖武将。
不过,慕容延钊与赵匡胤之间的关系却有两说:一说慕容延钊与赵匡胤自幼相识,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发小,情同手足。若这种说法成立,慕容延钊为何要离开赵匡胤先一步出发呢?他不是更应该辅佐赵匡胤完成兵变吗?因此,另一种说法显得更具可信度,那就是慕容延钊并不是赵匡胤的嫡系,二人关系不睦。因为慕容延钊与赵匡胤不合,所以老赵才会支走这个潜在的威胁。
倘若如此,那么史官的记载便存在不少疑点。抵达镇州、定州的慕容延钊,势必会清楚这三个事实:第一,契丹和北汉的联军根本就没有南下,敌人进攻的消息是假的。第二,他捍卫的后周王朝已经被北宋所取代了。第三,把他支开的军中主帅已经成了新的皇帝。了解到这些的慕容延钊,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,大宋王朝的诞生之中,存在许多阴谋。
不得不承认的是,大宋取代后周的过程,是相对和平的,几乎没有发生什么流血事件。在赵匡胤等人的精心部署和筹备之下,陈桥兵变顺利地展开了,没有听说在此期间出现过什么战斗。兵不血刃的赵匡胤,得到了柴氏禅让来的皇位,成为正统皇帝。这样的情况,在封建历史上几乎没有发生过。作为一个横跨三百多年的大型王朝,它的开端如此顺和,在一夜之间完成了建国,简直是难以置信的。
在宋代以前,但凡政权的更替,总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战乱,兵不血刃的情况几乎没有发生过。而且,每次改朝换代,都是一次天下大乱。“争地以战,杀人盈野;争城以战,杀人盈城。”孟子的这句话,完美地诠释了战争的本质。仅从人口这个指标来看,改朝换代往往意味着惨痛的人口滑坡。
根据史料的记载,战国乃至秦朝时期,嬴政兼并六国,使原本三千万人口的中原变成仅剩一千三百万人口的人间地狱。西汉到东汉的转变,更是让两千八百万人口人间蒸发。东汉黄巾之乱更是诠释了何为人间横祸,至少有四千万人死于战乱。后来的八王之乱、隋末战争,哪次不是成百上千万人口凭空消失的横祸?
相比之下,宋朝的建立,简直是神话。五代时期,几乎所有统治者都有屠城或劫掠的毛病。但凡举兵入城,总要大肆劫掠一番才肯作罢。在当时,士兵们攻城后最“温和”的做法,就是“夯市”,也就是进行抢劫。至于屠城之事,更是史不绝书。
赵匡胤在黄袍加身之际,便与军中的士兵做出协定:“无论朝庭库府、士庶之家,皆不得抢劫。”所以,赵匡胤的人马在接管王朝时,秋毫无犯。本该经历血腥清洗的开封城,并没有经历大家想象中的流血事件,反而“市不易肆”。商户该开门做生意开门做生意,老百姓该上街上街,就像压根没发生改朝换代一样。
那些企图趁着赵匡胤接管后周作乱的毛贼,均被“闾巷奸民往往乘便攘夺,于是索得数辈斩于市”。那些遭到不法分子抢劫的商户或居民,也得到了“被掠者,官偿其资”的补偿。从这些细节中,我们几乎不敢相信这是一场“兵变”。
当然,历史是胜利者所书写的,我们无从确认赵匡胤建国时场面是否像史料中描述的那般和谐。但既然没有野史称当时出现了什么流血事件,大抵可以说明赵匡胤比那些滥杀嗜杀的前朝开国皇帝更加仁和宽厚。所以,陈桥兵变即便存在阴谋和疑点,赵匡胤的所作所为仍是旷古烁今的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» 为何说“陈桥兵变”就是一场神话?几乎不敢相信这是一场“兵变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