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权易主、国家更迭,看似惊天动地的大事,往往都源于一句话、一篇文章。三国时期蜀汉灭亡,就缘于谯周一人之言。究竟是什么原因,让这位蜀地大儒写下了著名的《仇国论》?他的文章又是如何蛊惑人心、摧毁军心的?这段腥风血雨的历史,让我们再度重温一番,感受舆论力量的可怕威力。
时光穿梭到公元三世纪的四川盆地,那里是当时蜀汉的根据地。在这片热土之上,一个在今天看来有些匪夷所思就此展开。
先说说主角谯周吧。作为蜀汉的本地儒生名门,谯周的家世极为不凡,对儒家经典无所不通。在刘备占据益州建立政权后,蜀地的这些名门望族就成了他拉拔的对象。毕竟,要想在异乡建立长治久安的政权,离不开这些深受当地人尊重的精英分子。
刘备去世后,诸葛亮继位主政,继续拉拢益州派。于是,作为头面人物的谯周被委以重任,成为掌管全蜀教育的/"省教育厅厅长/"。按理说,一个读书人出任这种文职,很正常。但谁料到,他竟成了推动蜀汉灭亡的/"黑手/"?
诸葛亮在位期间,蜀汉屡次北伐中原,势力一度强盛。但亮亡后,无人能同时掌军政大权,本土益州派和外来荆州派争权夺利,蜀汉内忧外患,国力逐渐衰微。
就在这种背景下,谯周写下了《仇国论》一文,公然鼓吹投降、宣扬失败主义。文章设问商榷蜀汉和曹魏的局势,运用比喻手法,得出蜀汉必败、唯有投降才能保全的结论。
其实读到这里,你可能会觉得文章看似儒雅,似乎没什么不妥。但细细玩味,就会发现谯周的言论无疑是消极浪费的。比如他说人民乐业安居,蜀汉国力弱小,凭武力统一中原是不现实的。这不就等于劝降了吗?
更要命的是,谯周的舆论策反相当成功。随着他的煽风点火,成都城内几乎无一战心。直到公元263年,邓艾濒临成都城下,蜀汉上下方才作何去何从,左支右绌。逃亡吴国?谯周斥之为不可;驻扎南中?谯周亦言其徒劳无功,与其如此不如早早投降。在他的怂恿下,刘禅抬棺自降,四百年大汉一夜之间化为乌有。
从谯周的遭遇看,其舆论宣传之有力可见一斑。尽管他的《仇国论》公开煽动投降,但当时朝野无一反驳,他不仅没被问罪,还得到提拔。可想而知,他的言论无疑是蛊惑了多少人心。
看到这里,你是否也被震惊了?一个人的言论竟能摧垮一个国家,这确实令人吃惊。但事实就是如此,舆论的力量是如此强大,稍有疏漏就会酿成大错。
古今中外,不乏类似的教训。明末的东林党借舆论煽风点火,最终酿成大乱;二战期间,纳粹通过大肆宣传获得民意支持;时至今日,舆论战仍在持续……可见,谁掌握了舆论权,谁就掌握了导向社会的重要力量。
因此,今后无论是国家、企业还是个人,都应该高度重视舆论引导,牢牢掌控主动权。只有如此,才能避免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,或成为下个谯周那般的/"祸国殃民/"。让我们从历史中吸取教训,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» 丧失舆论阵地有多危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