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

今日热点 时事资讯
娱乐头条才是你关心的新闻
首页 > 头条资讯 > 情感

火烧插翅膀,乡味乡情长

本文转自:农村大众报

制作双翅杠子头,靠的是手艺人的双手和经验

火烧插翅膀,乡味乡情长

△制作火烧工序多,全靠手工。

<出炉的双翅杠子头火烧。5月18日上午,在昌乐县朱刘街道都昌村火烧坊,李为华正忙着烤制火烧,浓郁的麦香从屋内飘出,诱人食欲。作为昌乐双翅杠子头制作技艺的传承人,李为华制作的杠子头火烧,深受当地人喜爱。

杠子头火烧是潍坊特色传统面食,它比巴掌稍大,外面有一层焦黄色的脆皮,最大的特色就是面硬、有嚼劲,且越嚼越香。

李为华今年54岁,是朱刘街道北庄村人。他从小时候起便跟着父亲做杠子头火烧。“我们李家祖辈传承的杠子头火烧,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。打记事起,我就在一旁帮着揉面团、揪剂子。”李为华说,他记得那时候,他父亲每天都会早早地到作坊里,生好土炉,围着那口土炉一忙活就是一天。

以前没有机器,制作杠子头火烧全靠手工,得经过和面、压面、揉面、下剂、按制、定型、割翅(或砍)、烙、烤等多道工序,一天下来最多也就制作200个。如今虽说有了先进的设备,能节约一些人力和时间,但为了确保火烧的品质与风味,从和面到火烧出炉,每一道工序仍要依靠手艺人的双手和经验来把控。“火烧的传统口味基本没有大的变化。”李为华说,现在,他每天大概做100多个火烧,也要从凌晨三点左右忙到上午十点多。

李为华说着话,手里的活儿也没停下来,一只手快速翻动着炉子里的火烧。此时,他的额头布满了汗水,顺着脸颊淌了下来。“夏天就是这样,习惯了。”隔一会儿,李为华就得拿毛巾擦擦汗。

做杠子头火烧原料虽简单,但却是个技术活。李为华说,火烧进炉前,要先烙半个小时,割翅后,再送入炉内烤制,这也是杠子头火烧好吃的秘诀之一。所谓割翅,就是在火烧两侧各划2—3刀,一方面是做造型,另一方面是让火烧在炉内炙烤时可以排出空气,避免开裂。

“光是烙、烤这两步就得1个小时左右,期间人要在炉前看着,不然一不小心就会烤煳。”李为华说。

他介绍,杠子头火烧原本没有“翅”,因为一个传说,才有了割翅的说法。据说,嘉庆元年,他家祖上有位举人进京赶考,进京前,家人在给他准备的火烧两侧割上了“双翅”,希望他能金榜题名,考中高飞。这位举人不仅高中并且一路高升。从那以后,北庄的杠子头火烧上就多了两个割出来的翅,所以也叫“双翅杠子头”。

二百多年来,北庄村很多村民都以做杠子头火烧为业,这种热闹场景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。由于制作这种火烧费时、费力,挣钱少,慢慢地,村里人宁愿外出打工,也不愿意守在炉子旁。如今,当地还在坚持做杠子头火烧的已经不多了。

“我常跟他说,你千万别不做了,不然我们可就吃不上了。”一位来买火烧的老人说。

2000年起,李为华接过这门手艺,支起炉子烤火烧,至今也已经有24个年头了。李为华坦言,这期间他确实也停业过好几次,“但一想到这门手艺可能会因此失传,我就感到很可惜。”于是,几年前,李为华在隔壁村开了这间小作坊,回乡继续做起了火烧。

“只要还有人愿意吃我做的火烧,我就会做下去。”他说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» 火烧插翅膀,乡味乡情长

分享到:更多 ()
来源:农村大众报 编辑:情感

评论

留言/评论 共有条点评
昵称:
验证码:
匿名发表